
把馬蘭花的忠誠植入青春血脈——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“頤養鄉行”實踐隊赴金溪開展“三下鄉”實踐賦能鄉村振興
2025年暑假“三下鄉”,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康養系“頤養鄉行”社會實踐隊深入撫州市金溪縣秀谷鎮馬街村,以“健康中國,青春力量”為主線,開展多維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活動。這支由中醫康復技術、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子組成的隊伍,將紅色基因傳承、中醫藥文化推廣、健康服務、勞動教育、禁毒宣教等融入鄉土實踐,在贛鄱大地書寫新時代青年的擔當。
一、紅色血脈鑄魂:戰地醫院里的青春誓言

在建黨104周年之際,實踐隊踏上浸染革命熱血的土地。青石板鋪就的符竹古道上,學子們聆聽1933年金資戰役中紅軍“兩腳騎兵”的鏖戰傳奇;斑駁的紅軍戰地醫院舊址里,三名小戰士為保護村民轉移而犧牲的故事讓黨員教師駐足哽咽。“當年小紅軍用生命守護百姓,今天我們要用專業守護人民健康!”馬蘭溪畔的無名烈士墓前,藍紫色馬蘭花環繞的花崗巖紅星下,全體團員面向團旗立下誓言。帶隊教師動情總結:“從戰火中的‘紅醫精神’到新時代‘健康中國’使命,紅色基因始終是衛生健康事業的根脈。”

二、岐黃之術潤鄉:艾草香里的健康守護
7月2日的馬街村彌漫著悠悠藥香。推拿區學子手法行云流水,精準滲透村民腰背酸痛;艾灸區懸灸的溫熱力透肌骨,“像是從骨頭縫里透出來的舒服!”李大娘笑著贊嘆;拔罐區師生以罐印辨體質,詮釋祛濕化瘀的千年智慧。這場惠及百余村民的義診,將《黃帝內經》的智慧轉化為“摸得著”的健康福祉。學子們更創新開展“墻上課堂”:修長的石斛莖葉、籽籽同心的石榴版圖在斑駁墻面鮮活綻放——石榴籽拼成中國地圖,民族頭像綴于相應地域,五星紅旗為石榴外衣,用視覺藝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。



三、泥土課堂礪志:荷田與石臼間的成長密碼

“腰馬合一,起落齊整!”石臼旁木槌翻飛,汗透衣衫的學子在村民指導下捶打糯米。當軟糯糍粑甜香滿院,老人感慨:“這黏連如同鄰里鄉情,千錘萬打才凝成團圓好日子。”而在荷田,師生頭頂烈日俯身除草,泥水沒過褲腿仍協作不息。“揮槌方知農事辛勞,村民的汗水是書本外的學問。”康復技術專業徐同學在勞動筆記中寫道。實踐隊更走進深山藥田,觸摸人工培育的石斛新芽從枯根倔強生長的生命力,見證中藥材如何成為富民“金鑰匙”。


四、多元賦能鄉土:從光影課堂到童心守護
夜幕下的馬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光影流動。實踐隊組織觀看鄉村振興主題電影《農民兄弟》,學子們圍繞“青年如何助力鄉村”展開思辨:“將中醫養生融入產業”“用新媒體推廣特產”“組建志愿服務隊”等創意迸發。針對鄉村兒童,隊員們創新設計“禁毒+藝術”課堂:仿真毒品模型揭穿偽裝,國防戰機畫作放飛強軍夢想;性教育課堂通過互動故事破除羞澀,孩童們從怯于開口到爭相舉手:“遇見危險要勇敢說‘不’!”(配圖:禁毒教育互動/兒童創作國防主題畫)



五、校地情長續新篇
當實踐隊離別時,村支書寄語學子:“在泥土氣息中讀懂國情,用真才實學回應鄉村呼喚。”七天的汗水已澆灌出深厚情誼——健康服務讓老人僵硬的肩頸舒展笑容,糍粑的糯香黏合了青春與鄉土,墻繪的斑斕點亮了灰白巷弄。這支以“頤養鄉行”為名的隊伍,正將馬蘭花般的忠誠植入青春血脈,讓建黨精神在守護人民健康的征程上綻放新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