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開展“一線課堂”活動
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教育廳《關于組織開展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師“一線課堂”活動的通知》精神,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、進課堂、進學生頭腦,3月30日,南昌健康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教師一行4人來到離休老黨員王華光的家中,走訪慰問,聽一線故事,開展思政教師“一線課堂”活動。
王老生于1928年,1949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,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1990年離休。見到王老時,他精神矍鑠,熱情地招呼大家。大家圍坐在他身邊,聽他講述革命生涯的經歷,感受時代的變遷和國家的繁榮進步。
一張“遲到31年的”畢業證書,見證著王老忠心愛黨的初心。
憶起參加革命的經歷,他還清晰記得是1949年5月18日,當時正在北京讀高中,下午剛下課,聽同學說解放軍在招收醫學生,他毫不猶豫地就報名參加了。第二天就隨部隊出發,一路輾轉途經山東、山西,坐過火車、換敞口小火車,乘老百姓的渡船過波濤洶涌的黃河,也曾步行長途跋涉,最后來到學校所在地——陜西西安。當時學校名稱為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,現改為空軍軍醫大學。學校創建時十分簡陋,安置在一座廢棄的銅鐵廠,教學樓、實驗室、宿舍、食堂、操場,教學標本還有很多教學設備等都是師生一起動手,一磚一瓦,一點一滴修建和收集起來的。王老十分動情地談起這段求學經歷,他說,我自幼父母不在,由姐姐帶大,正是沐浴在黨的陽光下,受黨教育多年,在部隊經受鍛煉,被共產黨人不畏困苦、獨立自主、自力更生、艱苦創業的精神所感染,即便自己后來成為校長,也仍然保持一份共產黨人的初心。
1951年初,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后,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來了很多新學員,師資不夠。王老因表現優異,服從組織安排,中斷學業,留校工作,先后做過教授的助教,進修過俄語,教過學員數學課程,后來又在學校醫療科研辦公室、干部處等部門工作。在談及崗位轉換時,他說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我們就是“革命的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,把自己的一切交給黨交給祖國,從未考慮到個人的得失。黨交待的每項任務都兢兢業業完成,并由此感到光榮和自豪。
盡管王老已是93歲高齡的耄耋老人,但一直深受黨的教育,始終做到為人“嚴以律己、寬以待人”、處事“堅持原則、公道正義”,始終保持著一名共產黨員“艱苦樸素、不鋪張浪費”的優良作風。
王老的故事,讓思政教師深受教育和感動。大家表示,老一輩共產黨人忠心愛黨、敬業奉獻、艱苦奮斗、嚴以律己的精神,我們年輕一代要認真學習和傳承,要以“一線課堂”為契機,繼續深入一線走訪、挖掘一線素材、講好一線故事,用鮮活的案例事實,影響教育學生,真正把一線故事融入課堂,使思政課更“實”、更“活”、更“親”,切實引導青年學生在學思踐悟中聽黨話、跟黨走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。
(文:王敏 編輯:鄭舸 審核:胡春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