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2日至16日,我校2025年暑期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核心模塊——《AI賦能教學》培訓專題圓滿完成。此次培訓由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國家級職業教育“雙師型”教師培訓團隊主講,通過為期五天的沉浸式學習,系統提升教師數字化資源開發能力與智能教育技術應用水平,為學校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。


作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基地核心團隊,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“雙師型”團隊依托全國排名第一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優勢,深度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。本次培訓采用“理論引領+實戰演練”模式,系統性覆蓋“智能教學體開發”“多模態資源創作”“教學場景深度賦能”三大核心領域,涵蓋教育智能體架構設計、Coze平臺開發實踐,掌握AI圖文生成、數字人播報視頻制作等技能,助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現AI驅動的個性化學習支持與流程優化。


培訓首日,團隊負責人趙曦教授以《人機協同教育新范式》開啟理論引領,闡釋專業大模型構建數字化教學生態的路徑。王任之博士聚焦Prompt工程,通過密集實訓帶領教師掌握提示詞編寫的核心策略與實踐技巧。7月14日至16日,全體參訓教師按系部分組,在教12棟四個分會場同步開展沉浸式實操練習。在苑占江教授、張啟項博士、夏叢紫博士等專家的指導下,教師們重點開展了智能體全流程開發、多模態資源制作及教學場景融合應用等高階實操訓練,確保技術能真正落地課堂教學。

培訓現場,參訓教師們全神貫注,凝神聆聽專家講解,目光緊隨演示屏幕,不時記錄要點。在實操環節,大家緊盯屏幕,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操作,或低聲討論技術細節,或凝眉思索優化方案。在反復調試與驗證中,教師們積極嘗試將AI工具應用于課程設計、資源開發、學情分析等核心教學環節,深入探索AI深度融入課堂教學、提升教學實效的可行路徑與方法。


此次專項培訓是我校深化“AI+教育”改革的重要舉措,成效顯著:一方面,全面提升了教師在AI課程設計、智能資源開發與數據驅動教學等領域的核心能力,助力其從容應對數字化教育變革;另一方面,為項目化教學、虛擬仿真應用及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前沿技術解決方案,推動教學模式創新與質量躍升。更重要的是,作為學校落實“AI技術賦能教學”目標的關鍵抓手,本次培訓為鍛造高水平“金師”隊伍、培育數字化教學標志性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撐,將持續為學校特色發展和內涵建設注入強勁動能。